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深圳助孕流程 >
促进产后伤口愈合的饮食新晋妈咪要吃好
2025-01-01 10:07深圳助孕流程 921人已围观
简介2、产后的新妈妈可以多吃一些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皮代谢功能,既有利于伤口的修复,又能防止疤痕瘙痒。产后的新妈妈可以多吃...
新妈妈们无论你是选择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给你的身体留下或多或少的伤口,在迎接宝宝到来的喜悦中,可能喜悦之情都把这种伤痛遮掩,但新妈妈们,千万不要忘了护理好自己的伤口,其中饮食护理是关键,那么,关于促进产后伤口愈合的饮食,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促进产后伤口愈合的饮食
产后1~2周,产妇要排出体内残余胎盘形成的恶露,同时还要促进顺产时阴道撕裂或侧切及剖腹产后伤口的愈合,重视产后1~2周的饮食,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大有帮助。
1、产后一周内,可以增加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等,高蛋白可以促使伤口尽快愈合。多吃粗纤维的食物,以防形成硬便难以排出,影响会阴伤口。便秘时,多吃些香蕉有利通便。
2、产后的新妈妈可以多吃一些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皮代谢功能,既有利于伤口的修复,又能防止疤痕瘙痒。
3、在恶露排出的这段关键期里,产妇不宜大补,饮食应在清淡、稀软的原则上多样化,少吃桂圆、人参等补益性食品。因为产后大补很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上升,容易加剧出血,延长子宫的恢复期,造成恶露不绝可以吃一些鸡蛋、鸡肉、小米粥、汤面、豆类及豆制品等。
4、不论哪种伤口,在未愈合前新妈妈都要少吃鱼类,因为鱼中含有的有机酸物质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也切忌吃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伤口复原。产妇伤口愈合期间应忌吃烧、烤、煎、炸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口味过重的调味料如辣椒酱、芥末、胡椒一定不要吃。另外,含糖饮料、碳酸饮料等都应避免饮用。可以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蛋类、胡萝卜、西红柿等,但不宜吃辣椒、腐乳、葱、蒜、韭菜、蒜台等食物,这些食物不利于伤口愈合,容易引发感染。
如何进行产后伤口护理
1、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回家一周内勿淋湿皮肤,以防浸透伤口;出院时贴在伤口的透气胶带一周后即可去掉,并可洗澡;一旦伤口出现了局部的红、肿、热、开裂等现象,或者出现脓性分泌物,又或者是全身发烧等,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2、少活动,勿提重物。回家后尽量多休息,但也要有规律地起床四处走走。走路可以促进术后的恢复,还有助于预防诸如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活动不要过度就行了。开始时候可以慢一些,逐渐增加活动量。
3、每天用手指头轻轻按摩伤口3—5分钟,可有效减少疤痕产生。避免阳光直接暴晒伤口,使疤痕颜色加深。伤口愈合期间,伤口可能会出现发痒的症状,不要用手抓的方式止痒,以免加剧局部刺激。疤痕的刺痒一般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消失。
4、如果剖腹产后数周伤口还是没有愈合的迹象,需要去医院及时的进行检查。如果是由于脂肪液化或是长期的伤口炎症导致的产后伤口不愈合可使用于氏收口方之类促进伤口愈合的良药进行处理。
5、注意产后饮食调理。产后一周内,可以增加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等,高蛋白可以促使伤口尽快愈合。多吃粗纤维的食物,以防形成硬便难以排出,影响会阴伤口。便秘时,多吃些香蕉有利通便。产后的新妈妈可以多吃一些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皮代谢功能,既有利于伤口的修复,又能防止疤痕瘙痒。
产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剖腹产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要注意会饮的清洁。睡觉时做好左侧卧睡,睡硬板床,束腹带材质要软,手术一周后才可淋浴等,还要注意及时去医院回诊。
产后1~2周,产妇要排出体内残余胎盘形成的恶露
1、会阴的清洁和自然生产者相同,但是自然产需用煮熟的水,剖腹产只要用浴室热水即可。
2、睡觉时采左侧卧睡,对血液循环最好,期间也可以更换姿势。
3、最好睡硬板床,如无硬板床,也可铺睡地上。
4、取下伤口纱布后,先在伤口上覆盖一条干毛巾,再围上束腹带,以减少摩擦不适,束腹材质要软,不要宽,以免长时间使用不舒服。
5、在咳嗽、笑、下床前,以手及束腹带固定伤口部位。

6、下床时先行侧卧,以手支撑身体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7、手术一周后才可淋浴,之前可擦澡。淋浴后将切口擦干,可用75%酒精涂抹切口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8、手术后,阴道会少许的恶露流出,可使用卫生棉保持干燥,但是如果血量超过月经量,应尽速就医。
9、三~四小时要排尿一次,并注意排尿时是否灼热或刺痛的感觉,以防尿道感染。
10、不要因为伤口疼痛,而不肯动。
11、勿迅速减肥,以免脂肪流失、内脏下垂、皮肤松弛。
12、产后第7与第42天至医院回诊。
Tags:
转载:感谢您对网站平台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来源演示站”。